立德树人,专注教学,办人民满意教育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文化引领为核心价值,紧紧围绕着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依托全体教师的智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全力构建人文、民主、研究、绩效的管理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展示长寿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教育理想,将学校办成市内一流、省内外领先的学校。
二、工作要点
(一)坚持科学管理,持续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1.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实施依法治校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做好规范办学“五项修炼”,深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公开制度,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加大学校社团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对学校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既注意过程公开,又注意结果公开,从而增加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加快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进程,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
2.坚持务实求真,规范管理高效行政。切实增强学校行政班子在教育、教学、服务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明确岗位责任意识、目标达成意识和指导服务意识,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坚持民主管理,重大问题提交教代会、行政会讨论,做好班子调整交接,出台校级领导承诺制,率领全体校级领导从规范办学、综合治理、师资培养、常规落实、教育服务等五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并建立“走进课堂、深入基层、服务师生、破解难题、结对帮扶”等引领和服务项目,加大学校过程管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高位有效的运行。
3.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增强服务。以人为本、执教为民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本学期将开通“校长有约”,深入教研组一线,倾听教师的心声;加强教师课余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教师工会康乐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校园幸福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与健全人格培育,将身心健康作为最大福利送给教师。对外,加强教育服务意识,建立校长信箱,拓展家校沟通的平台,通过“党员固定日活动”,“两学一做”真学真做,进社区真服务,携手居民共同打造幸福美丽的教育;着重解决社会关注的有关民生问题,积极打造学校公信教育品牌。
4.坚持安全发展,创建幸福和谐校园。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三化”,即后勤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学校家长护学岗运作规范化、安全演练工作制度化,实现安全管理升级,持续稳定做好校园日常安全工作,不断完善治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安全制度及各项活动应急处理预案,建立《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安全工作预警机制》,打造一份平安校园的制度财富,加强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密切关注学生近视眼防控、体能素质等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现场救护知识培训,为在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身体安全健康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二)坚持质量为本,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回归生活,德育工作平实有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继续创新 “1+6”的德育模式,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借助活动、家庭、环境教育等三条途径,培养学生常规的礼仪、安全、感恩、责任等四种意识。充分利用QQ群、教师大会、以赛代训、“师德楷模”评选等丰富的形式,开展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积极推进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考核,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开拓工作思路,丰富德育途径和方法,帮助班主任辅导员提高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能力。并以学生素养形成、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为落脚点,夯实三条德育活动渠道:一是坚持以周一晨会、班会、仪式为德育教育主渠道,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并建立与实施长寿桥德育活动序列;二是借助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读书活动,有效地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氛围的创设,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楼道文化等媒体的渗透作用,开展“画说常规”绘画作品等活动,让环境成为我们教育资源中的生力军。
2.研训创效,专业素养团队共进。教师发展,师德为先,学校将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充分利用教师例会、党员大会,组织教师学习市、区教育局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文件,明晰“六条红线”、坚守师德底线,将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将师德培训渗透到日常教育行为中去,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全面倡导爱岗敬业,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规范。
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将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优化校本研训机制,借助“鹰架”学习平台,建立多维度教师培训体系。采取多形式共举并行:①学校将坚持科研为先、育人为本、服务为上的工作思路,深化教研平台,做到区内示范、区外指导相结合,建立“教师成长(学习)共同体”活动,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团队的成长;②以例会和调研为抓手,定期召开举行教研组、年级组质量分析会,注重横向比较和增量的分析;每周进行教研组长例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落实,注重督查反馈,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低段开展课堂常规调研、高段开展同课异构主题研究,了解教师一线课堂的困惑,并借助集体备课的力量逐一解决;③以课堂为根本,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各教研组长将走进每一位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课调研,致力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同伴互助,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同时各教研组以教师之间“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加强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3.课程领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严格按照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课改举措,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二年级为试点,开设多门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堂紧密结合。以学校主干课题《先习后学 习学并进:指向儿童智慧发展的学习平台研究》为引领,聚焦课堂教学,开展学生智慧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实践。深入贯通“四个渠道”,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第一,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高效到位,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二,做好培优和转差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第三,做好基于家长的追踪式教学质量分析,强化学科的出卷意图和数据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真正将教学质量的管理落到实处;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竞赛,固化语文写字比赛、阅读竞赛、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思维竞赛、英语单词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4.社团建设,引领学生快乐成长:“社团活动”是我校的一张金名片,是实现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将继续大力开展学生体育、音乐、美术、科技、京剧、武术、舞蹈等社团普及性活动,保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深入推进学生社团选学课程设置、课程导师制的实施、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广开渠道,挖掘优势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色发展,培植一批优秀的学生品牌社团,力争在区第二届“精品社团”评选中有更多社团获评此殊荣。
(三)坚持和谐创新,强势推进学校形象品牌
1.开放办学,文化交流领衔示范。长寿桥小学作为杭州市实验学校要从文化交流、教学经验、信息分享等方面与所结对学校进行深度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我校国际化教育水平,发挥领衔学校龙头作用,实现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不断促进公办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2.家校携手,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标,学校将充分利用家委会和社区资源,拓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方式,做好校级和班级家委会的调整工作,继续推行家长开放日,创新家长会形式,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深化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来助教,教师上门家访等多种常规活动,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继续充分发挥校园网家校联系平台和微信群、QQ群的作用,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无缝沟通。联合心理辅导站,继续开展家校联盟活动,通过主题讲座、沙龙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有效的家庭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让社区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共同打造立体型教育环境。
3.增强服务,传递关爱传承文化。不断完善学校信访工作机制,及时消除和化解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厉行节约、制止浪费、保证重点、兼顾一致,确保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主动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对每位生病住院的教职工进行了慰问看望;推动工会组织开设健康讲座,教工康乐俱乐部活动、组织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举行影视欣赏等系列活动,丰富教职工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工辐射正能量,助力学校发展。
新的三年即将开始,我们将坚守教育信仰,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围绕“在快乐中播种希望,在成长中收获幸福”的办学特色,加大教育创新发展步伐。坚持依法治校,全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全力建设现代化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花园、精神的家园!